夏天配送是个“暴汗”的活儿。00后叮咚骑手朱子昆,烈日头里跑几趟,衣服能拧出水。
但初来乍到刚满一个月,商圈路线还不熟,他连水都不敢畅快喝:“东奔西跑,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厕所,有时候只能忍着。”
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紧邻南京西路商圈,餐饮店铺林立。这个夏天,街道将快递、外卖骑手的“如厕难”问题纳入基层治理的“民生微项目”,在辖区内所有30个小区统一增设“小哥如厕空间”,这对现有小哥支持体系也是一个有益补充。
眼下,一张覆盖整个街道的“一分钟如厕圈”网络已经织起,一张如厕地图也在绘制过程中。骑手们无论身处辖区何处,都能快速找到方便之所。
石门二路街道还统一设计、制作了醒目的“小哥加油站”标识系统。一般张贴在小区主入口最显眼位置,清晰标注箭头方向和步行距离、采用高对比度颜色和简洁图标,让骑手匆匆一瞥也能锁定目标。
能解决
“居委会本就是对外开放的,添块指示牌的事儿!”奉贤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志军和小哥打交道多,心疼这群年轻人。奉贤路餐饮店密集,不足一公里就有50多家。他路过时,常看到小哥们在店门外的树荫下,仰靠在电瓶车上短暂休憩,小哥告诉他:“单子随时来,得抢。”
但添块牌子,并不容易。
石门二路街道社会工作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江晓此前调研过:“如厕壁垒”根源往往叠加了多重现实考量:比如安全顾虑,物业可能担心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增加管理风险;又如卫生维护压力,担忧使用频率激增导致设施污损,居民也可能产生“内外有别”的不适感。
于是,街道与居委会、物业细算管理账——如何设定开放时段?如何引导骑手文明使用?标识如何设计更友好?与居民代表坦诚沟通、直面疑虑。
“一小区一策”,众人精细化协商:比如物业管理严格、居民顾虑较多的商品房小区,重点协商在物业办公室等相对独立、管理可控的区域开放,并明确限定开放时段,配备清晰的内部指引。对于位置便利的小区,推动居委会开放办公区卫生间,并主动张贴暖心提示,消除骑手“不好意思问”的心理障碍。
如今,王家沙花苑索性将“消灭手拎马桶”后闲置的倒粪池空间,改造为小区出入口的小便池,为小哥们解决燃眉之急。
御品大厦物业经理谭非没了顾虑,十分支持,他在物业办公室和大堂门岗贴上“小哥加油站”标识。两个月过去,这件“很正常的事”已然化解了最初的忐忑。他们确实增加了打扫的频率,每天追加一次,但他摆摆手:“成本没细算。这是好事,要支持。”
可持续
30个“如厕空间”,已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与可持续生态。每个小区的居民志愿者担任“协管员”“监督员”,定期查看“小哥加油站”标识是否清晰、老小区公厕“每日两扫”是否落实。综合网格管理方还依托“小哥议事会”和“需求调研问卷”等渠道,常态化收集配送痛点,形成了“如厕+N”专项服务清单。
在商住两用楼嘉发大厦内,一处专为骑手服务的小哥驿站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下周就能建成。
此前,业委会通过美团、饿了么平台调取的数据显示,该大厦及其相邻楼宇每日外卖订单量高达约400单,骑手往来频繁。为满足骑手基本需求,物业之前一直是开放办公室厕所供其使用。
近期,在楼内商户建议下,大家决定将大厦后门的一处约20平方米的保安岗亭,改造为小哥驿站。该位置更靠近出入口,方便骑手。
“经费主要通过居民区共筹解决,包括居委会经费、楼宇内筹集以及共建单位支持。”东王居委会主任谈炎介绍:驿站建成后,骑手可在此进行外卖分拣,避免占用大厦大堂空间。“这能有效解决大堂占道和美观问题,也减少了对住户进出的影响。”
位于石门二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小哥加油站内,贴心地准备了各类暖心纳凉用品和食品饮料,二楼的厕所也为对有需求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们开放。袁婧图
“骑手最迫切的需求集中在休息纳凉、如厕便利以及手机、电瓶车充电等方面。”谈炎说,新建的小哥驿站将整合这些功能,成为服务综合体。目前街道已有半数的小哥驿站完成了此类“2.0版”功能升级。
社会力量也响应起来,位于苏州河畔的未央学馆主动开放公共空间,为骑手提供临时休息和如厕便利。
随着服务的完善,骑手们参与社区共建共治的积极性高涨:他们主动上报安全隐患、宣传交通文明、结对关怀独居老人、清理路面垃圾、投身各类公益服务。例如,仲益大厦党群服务站为骑手电瓶车后备箱配备了小型灭火器,引导他们成为社区“移动消防员”,为社区安全增添份力。
融正配资-配资炒股免费-证券配资APP-股票加杠杆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