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美国五角大楼正式发布报告,证实美军已从叙利亚和伊拉克的3个军事基地撤离,其中包括“绿村”任务支援基地和幼发拉底河军事支援基地。报告显示这些基地的美军已在5月完成撤离,人员或转移至其他基地,或直接返回美国。
事实上,自今年4月以来,美军已开始从叙利亚东北部撤出数百名士兵,关闭了该地区8个小型作战基地中的3个,将驻军人数从2000人减少至约1400人19。
到了6月,路透社报道美军再次从叙利亚东北部的2个基地撤出。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美国至少已从叙利亚的4个基地撤军。
更引人注目的是欧洲方向的重磅变动。7月28日,美国“政治新闻网”披露,五角大楼计划从欧洲撤回高达30%的兵力,相当于2.5万至3万名军人。这是自1945年以来美国在欧洲最大规模的军事撤离。
五角大楼对此举的解释是:俄罗斯的威胁已经大幅减弱。这一理由背后,是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潭的残酷现实。
数据揭示了一个陷入困境的俄罗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接近耗尽,每月战斗伤亡高达3-4万人,通货膨胀突破10%,军费占GDP比例预计将猛增至6.3%。
曾经象征俄罗斯海上雄心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如今锈迹斑斑地躺在港口,几乎失去任何军事价值。7月30日堪察加半岛发生的8.7级强烈地震,更是对部署在雷巴奇核潜艇基地的俄最先进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号构成直接威胁。
“俄罗斯依赖军事扩张的经济模式根本不可持续,”斯德哥尔摩转型经济研究所的分析指出,“专家预测,俄罗斯在不久的未来,甚至可能无法继续支撑其前线。”
美国判断欧洲安全形势已趋于平稳,不再需要维持如此庞大的驻军规模。但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在撤军目的地中显露无遗。
从欧洲和中东撤出的美军兵力,正大规模转向亚太地区。一张从新加坡到菲律宾,从关岛到澳大利亚的庞大军事网络正在加速铺开。
美军与新加坡的情报共享协议已经签署,樟宜基地扩建加速推进。菲律宾恢复与美国的联合巡逻演习,连一向较为中立的印尼也开始进行有限接触谈判。
关岛作为美国的重要军事前哨,不仅开始常态化部署长程轰炸机,防空系统也进行了全面升级。美军计划在关岛部署更多中程导弹,并扩大在澳大利亚北部的海军陆战队轮换规模。
这已是美国第三次试图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被中东ISIS崛起打断;特朗普的转向计划因喀布尔崩溃而夭折。如今,美国正发起第三次尝试,但挑战更为复杂。
美军的战略转移正引发全球安全格局的连锁反应。
欧洲陷入深度焦虑。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艾琳·马特莱警告,美国的撤军可能在欧洲造成安全真空,增加北约成员国遭遇俄罗斯报复的风险。“欧洲的军工业根本无法支持一场高强度的现代战争,”彭博社分析指出,“尤其在防空导弹和电子战能力上,欧洲相较于美国明显落后。”
中东局势同样堪忧。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指挥官直言,美军加速撤离可能让“伊斯兰国”卷土重来。美军撤离后,基地基础设施或被拆除,或移交给叙库尔德武装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力量”。
面对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中国展现了清晰的战略定力。解放军现代化步伐稳步推进,歼-20隐身战斗机已开始常态化远洋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对中国军事动态高度敏感的日本,对歼-20的行动保持了“出奇的沉默”,这被分析人士视为歼-20隐身能力及战术突然性的间接证明。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强调合作共赢,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在技术领域,从芯片到人工智能,从新能源到航天技术,中国科技企业持续扩展全球影响力。
融正配资-配资炒股免费-证券配资APP-股票加杠杆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