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列出一份负面清单,着重揭示霸权主义的真实面目,提醒大家不要轻易提“脱钩”,不轻信任何花言巧语,更不能掉进陷阱。
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苏联曾对中国实施过一次“彻底脱钩”的事件吗?重提这段历史,会发现过去的事情竟然和现在惊人地相似。
1960年,苏联政府突然宣布撤回1390名援华专家,这些专家分布在三个关键领域。
第一是农业领域。自新中国“一五计划”开始,苏联农业专家曾帮助中国推进农业合作化建设,尤其是在黑龙江军垦和“北大仓”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然而,由于中国农业基础薄弱,苏联的合作社和机械化经验难以完全适应本土实际,专家撤离后影响有限。
展开剩余79%第二是工业领域。苏联在新中国工业起步阶段扮演了奠基者的角色,因此撤走专家对工业影响极大。但好在此举发生在“一五计划”完成后、“二五计划”实施期间,比如第一汽车制造厂已投产,工业体系基础已初步建立。
第三是军事领域。援助不仅限于农业和工业,国防建设同样重要,没有强大的国防保障,工农业发展再好也难免受制于人。苏联在中国最需要强化军事工业的时候,撤走了22名军事专家,停止了包括原子弹研发在内的多个军事项目,令中国陷入严重安全危机。
1961年,第四次台海危机爆发;1962年,苏联策划了伊犁和塔城的暴乱,数万当地群众逃入苏联。1962年底,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1963年,我军击落美军“U-2”间谍飞机。1965年,中国被迫介入越南战争,安全局势异常严峻。
早在1959年6月,苏联就单方面撕毁国防技术协定,拒绝提供原子弹生产技术资料。到1960年7月,已取消600多个合同,包括343个专家合同、257个科技合同,停工201个建设项目。
专家撤走时,苏联带走了所有关键图纸、计划和技术资料,停止了急需设备的供应,大幅削减了成套设备及重要零部件的交付,导致中国250多个企业和事业单位建设陷入停滞或半停顿,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加剧了国家经济困难。
1960年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最严峻阶段,苏联却强硬要求中国偿还全部债务。这笔债务包括抗美援朝期间苏联提供的武器,新中国初建时期的有偿支持,以及发展经济建设的贷款,总额高达86亿元。考虑到当时工人月工资仅几元,这笔数目无异于天文数字。
为偿还债务,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郑州肉联厂连续多年加班加点,每天宰杀5000头优质肥猪运往苏联还债。1960年冬季,可可托海矿区职工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昼夜不停作业,许多人双手双脚冻伤。他们点火融冰,用风钻打眼爆破,靠手工选矿和羊皮背篓将矿石背出山外。中国人民咬紧牙关,顶住重重压力,最终在1964年全部还清贷款,实现了没有外债和内债的目标。
当年赫鲁晓夫翻脸比翻书还快,背后主要原因是他提出在中国建设长波电台和海军基地的请求,被毛主席断然拒绝。赫鲁晓夫怒不可遏,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妄图让中国屈服。
然而,他遇上了真正的硬骨头:
第一,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易经》的第一条就有体现;
第二,是毛泽东自秋收起义起就坚持的“自力更生、不靠外援”的路线;
第三,是中国民族那种即使饥饿、面对风雨仍坚韧不拔、不怕牺牲、不信邪的坚强意志。
近年来,美国不断炒作所谓“脱钩”,其实质是想从中国那里借钱应急、填补自身财政漏洞,临时抱佛脚,渡过难关。
相比之下,赫鲁晓夫当年至少在毛主席的再三逼问下,勉强说出了心里话。美国人呢?连这点直面现实的勇气都没有,嘴上说不出口,反倒玩弄各种花招,既想占便宜又想保持面子,欲盖弥彰,虚张声势。
中国人看透了这一切,对他们极为鄙视。
幸运的是,我们并未与美国结盟。奥巴马曾提议建立中美“G2”关系,众所周知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而我们当然没有理会。
正因不结盟,双方保持独立自主,中国宁愿走自己的独木桥,也愿把大道让给别人。
经历了苏联撤走专家和撕毁合同的风雨,中国的农业、工业和军工反而取得了历史性飞跃,实现了质的飞跃。
如今和未来,中美之间虽有交集,但各自独立。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重回巅峰的壮举,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和最大消费市场。你所拥有的,我未必具备,我已有的,也将继续扩展。
我们早就预料到,这样的日子终会到来。
“那就让所有的日子,都一一到来吧……”
发布于:天津市融正配资-配资炒股免费-证券配资APP-股票加杠杆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