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市场,哪里有增长?众多跨国公司依然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在上海的陆家嘴,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高科技公司霍尼韦尔最近举办首届中国增长峰会。对于这家在中国市场扎根了90个年头的跨国企业来说,此次活动属于打破常规之举。“过去都是内部会议,但今年我们下决心,要把客户、专家学者、头部伙伴都请来,希望和大家‘共同创新’。”在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看来,这就是一把打开未来增长之门的钥匙。
“中国始终是我们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里有庞大的市场规模,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余锋坦言,当前,中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与霍尼韦尔的核心业务高度契合,“我们会在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业务重点发力,推进有影响力的本地创新”。
“若不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将是战略失误”
说起对于中国市场的坚定看好,霍尼韦尔中国首席技术官施伟相当直白:“举办首届中国增长峰会就是要向中国的众多合作伙伴发出信号,霍尼韦尔对中国市场坚信不疑,我们愿长期扎根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持续投入、深耕细作。”
眼下,霍尼韦尔正在通过与各方的深度互动,努力捕捉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与广阔机遇,挖掘更多的增长潜力。
全世界几乎每架商用飞机上都有霍尼韦尔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身影。峰会现场,一款新型地面预警软件引来了不少关注,它仿佛是驾驶舱中一对时刻保持警惕的“第三双眼睛”,帮助飞行员及时识别跑道危险,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致命事故。在半导体行业,霍尼韦尔本土研发的创新产品——Midas S1半导体用气体探测器,能够检测超过40种主要的有毒气体、环境气体和可燃气体,检测精度达到百万分之一级别,最长探测距离可达30米。
新产品透露着新的布局。“看好中国市场,创新是一个关键因素。”施伟直言,“中国在科技创新上进步显著,且拥有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如此雄厚的人才储备,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对于霍尼韦尔而言,若不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充分利用这股潜力,将是战略上的失误。”
在不确定性中,专注于把握确定性
中国市场的规模、韧性和创新活力都为众多跨国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依托,而中国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低碳发展等领域展现出的强大活力,更将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目前,霍尼韦尔所有业务集团都已落户中国,建立起覆盖创新、研发、制造、采购、销售、服务的本地化完整价值链。余锋认为,未来10年,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尤其在新能源车、高端制造等领域,中国的领先优势将不断巩固和扩大,让“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成为规模、活力和实力的体现。
当谈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给跨国企业布局中国带来的影响时,这位公司掌门人给出了明确的回答:“作为企业管理者,不能被不确定性所困扰,而是要专注于那些可以把握的确定因素,明确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次打破常规,在上海举办中国增长峰会就是最好的例证。
本土策略之变,融入协同创新生态
霍尼韦尔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之变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这家企业从单纯地把国外成熟技术引入中国,转向利用本土供应链优势进行本土化生产。到第二阶段,霍尼韦尔开始寻求与本土科技力量合作,开展创新研发,再到如今试图融入整个创新生态圈,提出“共同创新”。
“霍尼韦尔的中国本土化策略进入了2.2阶段。”施伟坦言,“中国的研发创新优势,不仅体现在庞大且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和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牵引,更在于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生态,为全球产业链重构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技术优势,而要与客户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霍尼韦尔的中国本土化策略一直以来都是公司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石。”余锋告诉记者,作为扎根上海的企业,霍尼韦尔始终积极把握本地发展机遇,“上海为霍尼韦尔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例如在造船领域,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多个项目;张江具有完备的半导体产业链,霍尼韦尔也在积极与这里的企业寻找合作机会。”
与中国的创新同频共振,这家跨国企业坚信:通往增长的机遇钥匙已经握在手中。
融正配资-配资炒股免费-证券配资APP-股票加杠杆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